近日,有国内媒体人报道,保时捷中国经销商集体不满销量大跌和纯电车滞销,计划向德国总部施压。双方因压库策略矛盾激化。5月27日,保时捷中国与经销商联合声明,表示将寻求有效方式应对市场变化。
4月,保时捷官方发布了 2024 年第一季度的全球交付报告,在中国市场,保时捷第一季度的交付量为16340辆,同比一下子就下降 24%。
4月25日,保时捷纯电Macan在北京车展上市,2款车型官方售价分别为72.8万元、96.8万元,起售价较燃油版价格贵15万元。
5月24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专家委员会成员@桑之未V 发布保时捷投资人联合事件进展(后删除),@Blood旌旗、@孙少军09等汽车博主跟进讨论,舆情慢慢发酵。
5月27日,保时捷中国发布了题为“掠去浮云,洞察正见,坚守向前”的与全体授权经销商的联合声明,表示将寻求有效方式应对市场变化。
5月19日-5月28日,百分点舆情洞察系统共监测到“部分经销商联合抗议保时捷总部”舆情信息约14,308篇次。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桑之未V 发布保时捷投资人联合事件进展(5.24)(原文已删除):五一前保时捷投资人给保时捷发了函,对近期销售新车亏损要求保时捷中国进行赔偿,目前经销商投资人约65%不提车。保时捷产品规划部门与销售部门沟通不好,定价和销售互不沟通,造成新车定价后,由于价格太高,经销商放弃批售,不卖E-Macan。
·据界面《保时捷三家中国经销商联合抗议,要求对亏损卖车提供补贴》报道,今年初保时捷中国经销商大会上,新丰泰、百得利和美东集团三家保时捷中国经销商对今年的销售任务产生异议,且至今未能得到妥善解决。美东集团要求补贴到新车1个点毛利;百得利集团等经销商依靠汽车流通协会发函,要求补贴4个点毛利。但是,由于抗议的三家企业并非保时捷在华核心经销商,其诉求没有正真获得保时捷中国的及时回应。保时捷中国最为看重的根基是宝爱捷、捷成等大型经销商集团,而这些经销商投资人目前保持沉默,与保时捷中国站在同一战线。
·据Fans创始人@孙少军09发帖称,保时捷中国区在销量大跌和车价跳水的背景下,为完成销售任务选择向经销商压库存,双方矛盾彻底激化。经销商以停止进车为武器,公开向德国总部要求,换高管给补贴。
今年一季度,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交付量继续下跌24%至1.63万辆,同时营业利润同比下滑三成至12.8亿欧元。
腾讯棱镜发布《保时捷只卖44万了》表示,买国产高端车的和买保时捷的,是一拨人。中产的消费观已发生改变。保时捷在中国销量的下跌,与车型换代衔接、电动化发展不顺、自身定位受限等因素相关。
此外, 5月24日,新闻媒体报道一车主购买的Taycan新能源车提车第二天车机就出了问题,相关线多次 #也登上微博热搜榜。保时捷新能源车质量上的问题被车主诟病。汽车头部KOL@韩路也发帖表示,“作为保时捷纯电车头批车主,实在感受不好”,体现在车辆多次维修,厂家处理问题态度不积极等方面,同时也提到保时捷电车缺乏核心竞争力。
日前,奔驰、宝马、奥迪(BBA)先后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BBA的营收与利润均双双下滑。销量方面,仅宝马的全球销量增长,奥迪的中国市场销量增长。BBA的电动汽车业务,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拖累了BBA的盈利能力。
5月28日,据@孙少军09和@驾仕派杰克刘微博发帖,宝马给所有经销商门店发函,决定给宝马4S店开出多项大幅度补贴减免政策。包括3%价格折让(可提前支付),帮助缓解现金流压力、同时逾期付款违约金年利率降至2.5%,滞港车辆仓储费降低50%(追溯至2024年1月1日)等等。媒体揣测宝马此举是为防止保时捷经销商“逼宫”事件重演。
事实上,2014年宝马因压库经销商也曾遭到反抗。2015年初,宝马经销商在拒绝提车后收到了宝马集团提供的总计51亿元的高额补贴。
另一方面,自媒体“经销商大观”发文《EQ绝唱,拿什么拯救奔驰电动车?》表示,奔驰EQ亏损成为经销商与厂商矛盾导火索。今年二季度开始,大部分奔驰经销商整体业务含售后、后市场、金融都呈现亏损。在当下市场情况艰难、绝大部分车型价格倒挂、经销商“贴钱”为厂商购买市占率的情况下,厂家却对经销商的返利和奖励实施捆绑。经销商和厂商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也慢慢变得多。文章认为奔驰厂商和经销商应重新审视、考量彼此之间的合作模式和态度,共同商讨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机制。避免保时捷品牌厂商和经销商矛盾激化的事件重演。
经抽样调查统计,19.9%的网上的朋友表示现在购车选择多;19.2%的网友建议降价销售;18.6%的网友吐槽联合声明“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属于“废线%的网友认为消费者价值观变化,豪华品牌溢价能力变弱;8.9%的网友对经销商抗议行为表示支持。
保时捷经销商逼宫事件无疑给保时捷品牌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经销商与厂商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会引起合作陷入僵局,影响双方未来的业务发展。汽车厂商应加强与经销商的沟通、调整销售策略和优化车型布局等措施,以应对当前的市场挑战。
- 上一篇: 论为啥不给踏板加个原厂“雨棚”
- 下一篇: 7座suv有哪些车型引荐四款最廉价的7座suv